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522页 (第1/2页)
最醒目的是靠墙一排博古架,上面绝对都是古董瓷器和玉器。东西只能看,看上哪件再找工作人员拿出来细品,外面被一个巨大玻璃墙阻隔着。冰兰亲自带五名员工,他们首先要熟悉这些展示的东西,再有就是必须有足够的素养,来这一层的慢慢会是那精英老板、古董爱好者。 她要在这里卖古董、家具和书籍,当然也卖茶水。东西她给标了价,谁看上了拿钱带走。没人买了就留在这儿大家用。 蒋云管管账目,有什么事帮着处理一下。一段时间后,蒋云喜欢上了这种高雅安静的生活。范晓媛过来几次,偶尔带着朋友喝喝茶,她不知道冰兰为什么开这么一个看着根本不赚钱的买卖。 等冰兰说明白后才恍然,每件家具少则上万,多的上百万。加上那些古董物件,还有越来越多的人脉,怎么算都是赚到的。 喜欢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了,而且去二楼的人多起来,就那么几张桌子,来晚了就没位置。后来想来的只能提前预定。喜欢来这里的不单单是国人,还有其他国家的人。老外好像更喜欢中国古代的玩意,尤其那种古典茶几配圈椅,再弄上一把茶壶,几个杯子。 他们很享受这种生活,居然有一个老外要买盛放垃圾的小木桶。“木桶,卖吗?”对方是一个美国人。 “卖”冰兰回答。 “您没标价,多少钱?”老外明显很喜欢,这只是冰兰在乡下收来的一只以前村上用的木桶,当时看着材料好,就花了五块钱买了,回来经过重新拆分装订打磨上漆后,放在店里很像那么回事! “二十美元” “OK!”美国人很痛快拿走那只垃圾桶。 商机啊!冰兰脑洞大开,开始雇人在民间收集各种老物件,包括纺车、石磨、马桶、猪食槽子、民间的花轿、鞋拔子、顶针、甚至老太太用过的帽子等等。厂子又加了两人翻新老物件。 这些东西经过翻新加工后,偶尔拿过一两件放在二楼。搭配着环境,显得不突兀,很协调。有时候她就在靠边摆上一排别致的木桶,老外稀罕的不行。冰兰将最初的二十美元,长到五十美元。走的依然很好。 “你们要它有什么用?”冰兰很好奇老外为什么喜欢这个。 “做垃圾桶也很好啊,装饰,或收藏,这些木桶很可爱”这是老外的解释。 真是喜欢什么的都有。东西多了,吸引了各方人过来。来看书的被不断打扰,冰兰马上停止摆放那些老物件。二楼依旧恢复家具和古文物。民俗老物件专门租了一个小店雇人卖。每月居然有不菲的收入。 书吧恢复往日的安宁,房间里的家具偶尔就会被换换,老的已经被人买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