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旗开得胜 (第2/2页)
。身体还带着比赛余韵,手心又黏又冷。汗珠顺着鬓角滑进颈窝。 裁判报分。许琳舟转身走向球网,汪泽萱输得心服口服,笑着和许琳舟握手,“技术很全面。” 许琳舟点头笑了笑,“你的技术也不错,下次见面可能要输你。” 接着她回到替补席,一屁股坐下。双手用力搓脸。李芮溪丢来一瓶冰水,她咕哝了一句:“随便打打就冒汗成狗……真服了我自己。” 这两天所有人的表现出奇地一致:打得干净利落、失误极少。李芮溪两次都叁盘横扫,杨炽苦战逆转连追叁局,除了年纪最小的赵筠,都成功出线。 赵筠是最小的那一个,十六岁,高一刚升,输了之后没哭,也没话,只是坐在球包边低头用毛巾擦鞋底,好像还是能卷土重来一般不动声色。 “感觉要创记录啊。”李芮溪边从台阶走下边和她说,指节转动手里喝剩的矿泉水瓶。 而陈竟然教练,破天荒请了大家喝奶茶——当然是没糖精版,但已经是他作为“军事风格执行人”的极限让步。他双手叉腰看着十几人团团围坐于板凳区,用难得轻松的语气说:“再赢一轮,就是全星城历史最好的成绩了。” 话音一落,全场都精神振奋。 可64强就是一道铁门槛。 每一位对手都曾拿过市赛或以上等级的冠军。有的打过全国U18巡回积分赛,有的是小联盟青训计划里选拔出来的种子选手。简单点说,不好啃了。 晚饭后,小会议室灯光亮着,墙上的移动幕布挂出投影画面。陈竟然从文件夹中抽出签表:“接下来,你们必须开始针对性备战,对手都是职业级打法基础。不管是谁。视频一场不够,你要看叁场,要能预判对方哪只腿发力、惯用手何时调整节奏。” U18的比赛录像不少,主办方也提供了一些渠道,每位选手至少都有两叁段可用素材。但叁盘两胜的比赛往往一小时上,还需记分笔记录信息点,这种负担以前主要靠教练负责,而此时人数太多,一位教练根本忙不过来。 陈竟然靠在墙上,眉间蹙起无奈的细纹:“要是我们资源能再多点,每两个人一个专属教练就好了。”他抬眼望向许琳舟的方向,“现在只能靠你们自己多看、多想。” 许琳舟窝在椅背里,右腿曲着当支撑,手机滑着滑着就滑出了神。她翻到谢惟留下来的资料本,上面码得工工整整的数据分析表、风格对照,还有技术要点。 她用指尖点了一下那个名字,片刻间,那双总带戏谑的桃花眼就在脑子里闪过。数据结构、坐标点、击球轨迹,每一样都跟他的思维习惯严丝合缝。 许琳舟低头,看着微信群聊天页面上“谢惟”二字,拇指徘徊在拨号键上没摁下去。 脑子里有两个声音拉扯,一边说“这会儿主动理他,他是不是又以为自己给他个台阶下了。”,一边又嘀咕“但万一这方法对赢得比赛真的有用呢。” 两个小人在脑海中拉扯,她一次次拿起手机,又搓了搓手心,好像这样可以甩掉那点犹豫。 最终,她划开屏幕,撇了撇嘴,“反正之前理亏的也是他,总归不是我尴尬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