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9节 (第3/3页)
外,她本来打算再攒几个月的钱,自己找人做的,没想到这有现成的。 “这太破费了吧,得多少钱啊?”罗裳问道。 “没多少,跟你说了,是旧的,人家淘汰的。” 药柜都订好了,罗裳也不好非要退回去。何况她现在确实需要这东西,所以她没拒绝,便道了声谢。 下午,天照旧很热,罗裳在诊室里待到三点,诊所又来了一位病人。 这人是卖报的王姨带来的,说是中耳发炎,吃了药没好。 “我看看吧。”罗裳拿起手电,往里面照了下,随后又给这人把了下脉。 “给你开个外用的喷剂麝香矾石散吧,这个能让耳道保持干燥,消除炎症,再配合几副中药服用,加上挂号费是两块九,要吗?” 做完诊断,罗裳便道。 这人是王姨的亲戚,听她这么说,就有点犹豫,说:“是不是有点贵?” 王姨听她这么说,尴尬的脸色发红。罗裳表情没什么变化,说:“觉得贵可以不拿药,怎么选是你的自由。” 王姨怪不好意思地,就在旁边劝了一句:“你都半个月没好了,在大医院花了好几十也没说贵,就差这两三块钱?” 那人犹豫了下,最终点了头:“行,你给我拿吧。” 罗裳没说什么,转身去给她抓药。她前脚一走,那个病人就跟王姨抱怨:“这是不是有点贵啊?都说看中医便宜。” 王姨陪着笑:“这真不贵。” 她不好翻脸,心里却在想,以后再不带这亲戚来看病了。有时候你想当好人,但是别人不领情啊。 药拿好后,王姨把这人送到门口,她自己却没走。反倒折回来,坐到罗裳对面,跟罗裳说:“罗大夫,我现在嗓了好了,挺清爽的,没有痰,上次你给我做的针灸和拿的药都好使。” “你再给你拿点药吧,我现在总出汗,一会儿一身汗,身上也没劲。” 罗裳看了下她的脸,说:“天太热了,有点气虚,问题应该不大。我给你把下脉。” “那行,你再给我看看。”王姨没刚才的人事儿多,很配合。 片刻后,罗裳诊断完,告诉王姨:“没什么事,愿意拿药的话,就拿点回去吃着,两三天内应该能缓解了。” 王姨当即让罗裳给她拿药,这件事倒是提醒了罗裳,最近她可以做点解暑药备用。 快五点钟的时候,一个中年人被人扶着进了诊所。跟他一起过来的人,应该都是农村进城来卖菜卖瓜和其他农产品的。 “是中暑了吗?”罗裳问道。 那中年人大概五十岁左右,脸上满是风霜,应该是常年下地干活,风吹日晒造成的。 “对,中暑了,大夫,你说怎么办?”一位菜农用袖子抹着脖子上的汗,说。 那中年人呼吸急,满脸通红,一只手扒拉着衣服,还有干呕的症状。 罗裳立刻让人把他扶到诊疗床上,那里开着窗,通风良好。 她则拿出一枚刮痧板,在中年人胸口涂了些油脂,就在周边快速刮起来。 十几分钟后,中年人缓了过来,呼吸变得平稳,脸色也恢复了正常。但他却有些局促,看起来很紧张,都不敢跟罗裳对视。 这时罗裳已经把刮痧板放到一边,准备再把中年人脖颈处的油脂擦干净。 中年人憋红了脸,良久,才难堪地道:“我今天拉的瓜还没卖,我……我能不能用瓜抵帐?” 罗裳猜测这人是提前一天赶过来的,就为了在次日早市上能占个不错的位置。所以他的瓜应该还没来得及卖,身上没有几个钱。 但她并没有同意用瓜抵帐的提议,反而问这中年人:“你家那边有没有卖蜂蜜的?” “蜂蜜?这个有啊,我兄弟就养了几十箱蜜蜂。不过那东西不好卖,你要吗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